昆山在职硕士培训_新思维教育在职硕士研究生招生高校

授课机构:昆山新思维教育 上课地点:昆山市柏庐中路401号成峰商苑3楼电梯口

  • 咨询电话:
课程详情

昆山在职硕士培训新思维教育坚持规范培训,以质量为重心;人文服务,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

咨询热线:  联系QQ :

新思维教育在职硕士研究生招生高校 一、高校及开设专业:
 1、吉林、西南、华东理工、华中科技、上海外国语、西北工业、大连理工、天津工业、武汉

2工商管理硕士(MBA)、公共管理硕士(MPA)、专业会计硕士(MPAcc)、工程管理硕士(MEM)、旅游管理硕士(MTA)、图书情报硕士(MLIS)和审计硕士(MAud)

二、招生对象

1、有志于管理学知识,并获得硕士学位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;

2、想就近参加研究生学习社会各界人员,渴望搭建商业人脉资源的社会各界人士;

3MBA/MPA/MEM/MTA报考条件:专科毕业5年以上、本科毕业3年以上、研究生毕业2年以上。(年限的计算:毕业证上的时间截止到入学的时间)、MPAcc报考条件:本科毕业。

三、课程学习方式

上课方式:在职上课(周末班、集中授课)、或全日制。
1
、上课地点安排在苏州地区;

2、上课时间安排周末由选派教授前来集中授课;

3、课程将穿插大量的活动、企业参观及案例教学,让你真正的学以致用;

4、特聘长三角企业家、管理顾问参与教学,共同探讨企业经营中的关键问题;
5、业余自学。

四、报考流程:
10
月网上报考学校(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)11月上中旬现场确认12试 9月份入学,称为秋季MBA(秋季入学)

五、毕业授予:
1、研究生学历、硕士学位(双证)。
2
、报读新思维咨询高校要支付鉴定费可获得中国职业经理。 

报读高校

一、吉林

    吉林(Jilin University),简称吉大,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,始建于1946年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属的综合性,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、“2011计划”建设的学府,入选“珠峰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、“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医生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,是“21世纪学术联盟”、“中俄交通联盟”等组织的重要成员。

    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,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;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所综合性;1958年更名为吉林;1960年,吉林被国务院列为;2000612,合并吉林工业、白求恩医科、长春科技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。

     吉林现开设本科专业124个,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,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;有全日制学生69196人,其中研究生24202人,留学生1404人。学校有材料科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工程学、地球科学、临床医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的ESI进入前115个学科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前十,

    作为中国目前办学规模大的高等学府,吉林涵盖全部13科门类,成为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、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、高质量社会服务、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,正朝着建设的宏伟目标迈进。

创办时间1946年(丙戌年)

所属地区 中国 吉林 长春

学校类型 综合类

属性211工程 |985工程 |2011计划 |中央部属高校 |1960年评定)

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

类别公立

知友刘延东、张海迪、徐显明、李鸿忠、马蔚华专业方向: 1、企业战略决策与管理2、企业运营管理3、金融与财务决策4、人力资源与组织变革管理5、市场营销管理6、创业与投资项目管理7、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流程再造8、会计学9、信用管理10、现代物流管理11、风险及危机管理。

二、西南

西南(Southwest University)是直属,、农业部、重庆市共建的综合,是"211工程"和"985工程学科创新平台"建设高校。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、校长张卫国教授。

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,坐落于缙云山麓、嘉陵江畔,占地8000余亩,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,绿地率达40,泱泱校园,宏丽庄重,气象万千,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,表彰的文明校园。

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,几经传承演变,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。1950年,四川省立教育的教育、国文、外文、史地、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合并建立西南师范,农艺、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等合并建立西南农。1985年,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、西南农业。2000年,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并入西南师范;2001年,西南农业、四川畜牧兽医、中国农业科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。2005年,西南师范、西南农业合并组建为西南,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。

百余年来,筚路蓝缕,玉汝于成,数代西南人以其弘毅坚韧、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"特立西南、学行天下"的精神,不断丰富着"含弘光大,继往开来"的校训内涵。

百余年来,学校始终以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,杏坛育人,劝课农桑,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。一大批先贤曾执教于此,春风化雨,躬耕不辍。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,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。

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综合性强、特色鲜明,现有55个一级学科,涵盖了哲、经、法、教、文、史、理、工、农、医、管、艺等12个学科门类,其中有3个学科、2个(培育)学科,1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、44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,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、19种专业硕士学位,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,有3个学科进入ESI前1。

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,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、深厚人文底蕴、扎实专业知识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学校现有32个(部),105个本科专业,其中级特色专业20个、重庆市特色专业33个。教学资源丰富,现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、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,有级46门、重庆市96门,有级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。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,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,硕士、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,留学生600余人。
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921人,其中教授、副教授1662人,博士生导师近300人、硕士生导师1300余人,中国科院士1人、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、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、教授1人、级教学3人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5人、"长江学者"7人、"千人计划"入选者12人、"杰出青年基金"获得者2人、"973"项目科学家2人、"百千万人才工程"级人选13人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,级教学团队4个、创新团队3个。

学校建有实验室1个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、省部共建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、或农业部实验室10个、工程研究中心3个、"111计划"创新引智基地3个、野外科学观验站2个、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、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、科技园1个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、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3个。近五年来,学校科研立项数量和经费大幅增长,年增幅均达30以上,获"973"课题、"863"课题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级项目700余项,获得授权专利800余项,育成动植物新品种30个,出版专著600余部,发表各类论文13000余篇。"十二五"以来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、中国专利奖1项、普通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20余项。

学校注重发挥自身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建有西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。与重庆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省市30余个地、市、县和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,与20多个省市的近200个县市开展了科教合作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,得到了广泛好评,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"石柱模式"。

学校积极推进化进程,与美、加、泰、日、韩、越、澳、俄等近30个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、科研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,在泰国、加拿大合作建立孔子2所。

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,今天的西南正秉承"含弘光大、继往开来"的校训,坚持"学术立校、人才强校、质量兴校、管理活校"的发展理念,深化综合,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而坚实迈进。

 

 

专业方向:1、战略决策与风险管理2、公司金融与财务会计3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4、市场营销与物流5、旅游与酒店管理


三、华东理工

East China  University 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

中国高校

华东理工(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)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,覆盖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法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文学、哲学、教育学、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,是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学科创新平台”建设院校,是高水平行业特色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,是“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入选高校,是首批六所设有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型、综合类研究型。在2015年发布的三大具影响力排行榜中,华东理工均进入前500强。(《泰晤士报》,国内高校第9;《QS》,国内高校第24;《ARWU学术》,国内高校第29。[1-3]  )

华东理工原名华东化工,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,由交通(上海)、震旦(上海)、大同(上海)、东吴(苏州)、江南(无锡)等校化工系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合并组建而成,1993年2月更为现名。

截至2016年1月,学校有徐汇校区、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三部分,占地面积2535亩,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;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.45万人,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8778人(其中博士生1541人),全日制本科生15385人,来自80余个的留学生551人。[4]

创办时间1952年(壬辰年)10月25日

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

学校类型 理工类研究型

属性211工程 |985工程学科创新平台 |111计划

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

类别 公立

知友顾真安、方毓棠、成思危等

学校http://www.ecust.edu.cn西工大


四、华中科技

华中科技 

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(hust)

中国高校

华中科技(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),简称华中大[1]  。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尖综合研究型 ,学校前身为1952年设立的华中工、1907年德国医师埃里希·宝隆博士创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以及1898年张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。2000年由华中理工、同济医科和武汉城市建设合并成立。

华中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属的综合性,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,首批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、“2011计划”建设高校,“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医生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111计划”、“千人计划”入选高校,是21世纪学术联盟、中俄工科联盟、中欧工程教育平台、七校联合办学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成员,是与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的十所院校,是拥有实验室和大科学中心的四所,是与清华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(SME)授予“奖”的两所中国。入选《Nature》评出的“中国科研”,被称作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”。

截止2014年4月,学校拥有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,1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,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;有一级学科学科7个,二级学科学科15个(内科学、外科学按三级),(培育)学科7个,湖北省学科34个。在校本科生32449人,研究生22837人,博士研究生6445人、硕士研究生16392人,各类留学生1745人。

创办时间 1952年[2]

所属地区 中国 湖北 武汉

学校类型 综合研究型

属性211工程 |985工程 |七校联合办学 |2011计划 |直属高校

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

类别公立

知友周济,蒋向前,裘法祖,吴孟超,陈刚,李娜,吴文刚,林少宫等

学校http://www.hust.edu.cn

 

 

五、上海外国语

上海外国语 

Shanghai International  Studies University

同义词 上外一般指上海外国语

上海外国语(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),简称上外,是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高校,“211工程”的。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,是兴办的所高等外语学府,首任校长是俄语翻译家、出版家、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。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附设外文专修学校、上海俄文专(修)科学校、上海外国语等传承变革,于1994年正式更为上海外国语。拥有完备的本科、研究生、专科(高职)、成人教育、网络教育、留学生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。

截至2015年4月,学校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,总占地面积约为74.7公顷。学校图书馆是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中心馆,有馆藏纸本文献约100余万册(其中逾半数为外文原版书籍)。已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数字音像教育资源库。学校拥有同声传译系统,以及卫星地面接收装置、闭路电视系统、无线网络系统、语言实验室等办学设施。

截至2014年7月,学校设有20个二级,38个本科专业,包括25个语言类专业和13个非语言类专业; 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,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有教职员工1305人,在校学生10063人,其中本科生5972人,研究生2827人,留学生757人。[1]

创办时间1949年12月18日

所属地区 中国·上海

学校类型 语言

属性211工程 |

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

类别公立

知友姜椿芳、周锡生等

学校http://www.shisu.edu.cn
 

 

六、天津工业

天津工业 

Tianjin Polytechnic  University

同义词 天津工大一般指天津工业

天津工业(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)是与天津市共建、天津市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,入选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。

学校早的学科始建于1912年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,先后更名为北平工机织工程系、西北联合西北工业纺织系、国立北洋纺织系、天津纺织系;1952年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棉纺和棉织两专修科并入天津纺织系;1958年,天津纺织系、天津纺织工业学校合并成立河北纺织工;1968年,河北纺织工更名为天津纺织工;2000年,天津纺织工与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合并组建天津工业;2004年,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并入天津工业。[1]

据2017年1月学校显示,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84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;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名,其中本科生近24000名,研究生3000余名,在校留学生近1200人次;拥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,其中具有职称人员800余名;下设16个,开办60个本科专业,拥有1个学科、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、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、3个博士后流动站;建有1个实验室,1个级联合研究中心、2个实验室、2个工程研究中心。[2]

创办时间 1912年

所属地区 中国·天津

学校类型 理工

属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|与天津市共建高校 |天津市建设高校 |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(2012)

主管部门 天津市人民

类别 公立

学校http://www.tjpu.edu.cn

学校代码 10058

 

七、西北工业

西北工业(以下简称西工大)坐落于陕西西安,是我国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、航天、航海(三航)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、研究型、开放式,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西工大一直是建设的高校,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,“七五”、“八五”均被国务院列为建设的15所,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,1995年首批进入“211工程”,2001年进入“985工程”,是“联盟”成员高校,先后获得“文明单位”、“创先争进基层党组织”和“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”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。学校秉承“公诚勇毅”校训,弘扬“三实一新”(基础扎实、工作踏实、作风朴实、开拓创新)校风,扎根西部、献身国防,历史上书写了新中国多个“”,今天在创建和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。

学校办学资源富集,学科特色鲜明。现有学生26000余名,教职工3700余人,拥有友谊与长安两个校区,占地面积5100亩,设有16个专业和教育、教育实验,拥有65个本科专业,32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、120个硕士点,2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、71个博士点,17个博士后流动站。其中,化学、工程、材料、物理等4个学科群进入ESI学科前1,材料学科进入前1‰,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,3M(材料、机电、力学)学科群、3C(计算机、通信、控制)学科群、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,为建设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学校坚持引培并重,打造人才高地。实施从青年教师到杰出学科带头人全过程的“翱翔人才工程”,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,建设层级合理的人才梯队。完善准长聘机制,激发人才活力。打造优质中小幼服务,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。设立校内人才特区、海外工作特区,形成高端人才聚集的环境和效应。学校现有两院院士(含外聘)22 人、“千人计划”入选者18人、长江学者23人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、973科学家7人、级突出贡献2人、教学奖获得者4人;现有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、级教学团队7个、创新团队7个、国防创新团队8个。

学校立德树人,精心育才。“以学生为根、以育人为本、以学者为要、以学术为魂、以责任为重”的办学理念深植人心,着力培养基础扎实、专业能力强、有社会责任感和视野、德智体美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。历史上,铸造、航空宇航制造工程、飞行力学、航空发动机、水中兵器、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。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18万多名科技人才中,有24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48位将军,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、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获得者吴自良等45位两院院士及清华原校长高景德、天津原校长史绍熙等教育家,还有6位中国杰出青年等科技先锋和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商界精英。在航空领域,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、副总师为我校校友。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纪念表彰了10位“航空报国特等金奖”,6位西工大校友获此殊荣;航天领域有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等200多位校友担任集团公司、院所、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;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、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。大批西工子成为行业精英、国之栋梁,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“西工大现象”。近年来,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模式,逐渐形成了以本科生翱翔英才计划“追梦班”、研究生精英人才计划“翼鲲班”“卓研班”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“生骨干培训班”等为特色的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。

学校加强教育研究,教学成果丰硕。建有4个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2个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3个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;是欧盟QB50项目(注: 欧盟大气层探测计划)亚洲区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,建有该项目亚洲区大卫星测控地面站。在每四年评选、代表教育教学高荣誉的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,学校屡获佳绩:2009年获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8项,居高校第7名;2014年获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4项,居高校第6名。一大批学生代表学校站上了国内外诸多重要赛事的领奖台,学校在微小卫星、航空航天模型、海洋航行器、机器人足球、舞蹈机器人、MEMS传感器、数学建模、模拟联合国等方面名列国内高校前茅。2016年,学校斩获生数学建模一等奖3项;“翱翔系列微小卫星”获第二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生创新创业总,并与“太阳能Wi-Fi无人机”项目同获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金奖;在中国飞行器设计挑战赛、中国机器人、生ICAN创新创业中国总决赛等中,学校均名列榜首。

学校科研能力强,科技贡献大。学校充分发挥“三航”特色,聚焦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,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。历史上,架小型无人机、台地效飞行器、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在我校。现建有7个级实验室,2个工程研究中心,3个级科技合作基地,1个国防科技创新中心,3个地方联合创新平台,67个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百亿元,进入高校前十。在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,学校参与了大飞机、载人航天与探月等10个重大专项的论证及科研攻关,深度参与了两机专项论证,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,是“为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”的两所高校。学校开我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,实现了我国个无人机技术与整条生产线出口,拥有我国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工程中心。60周年国庆阅兵中,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、10架飞机均由我校研制生产,目前正在筹建我无人机专用试验中心,推进无人机科研与产业发展。西工大两次获得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褒奖,均是高校。近十年来,获得科学技术奖28项,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,技术发明二等奖13项,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10项。

学校加快成果转化,推进军民融合。在鼓励潜心研究学问、专注教书育人的同时,产学研融合发展,与军工集团公司牵手共建平台,与在陕军工厂所合作共,与西安高新区共建西工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、与陕西省科技厅共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、与陕西省网信办共建陕西省网络创新研究院、与陕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搭建“四主体一联合”研发平台。学校教师以知识产权入股组建的鑫垚、铂利特等公司,在增材制造(3D打印)、陶瓷复合材料、高性能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通用飞机、智能水下航行器等领域,已经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源头,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、效而有果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“西工大模式”和军民融合的“西工大路径”。

学校海纳百川,对外开放。通过以“学生化培养”为核心的翱翔四海计划、以“教师化”为核心的化办学能力工程、以“学术声誉”为核心的学术影响力工程和以“留学生培养质量”为核心的化培养模式教育试点项目,积极探索合作办学的多种模式。创建了中外学生同堂授课、同卷、同室科研、同班活动的本硕博贯通培养化人才本土教育模式的“班”。先后与149所海外高校建立亲密合作关系。2014年,在主席习近平与比利时首相共同见证下,学校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(VUB)签署合作;2016年,西北工业伦敦玛丽女王工程获正式批准,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所中外合作办学。学校担任“中俄工科联盟”2016-2017年度轮值主席单位、中国-东盟工科联盟2016年度轮值主席。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200余位、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,其中有9位外国荣获“友谊奖”,获奖人数位居高校前列、工信部及陕西高校首位。同时,学校公派留学生人数总数位居“985高校”前列。

风劲帆满海天阔,三航领军铸华章。在创建和学科的新长征路上,西北工业将努力扎根中国大地,着力服务重大战略需求、服务国防科技工业、服务现代化建设和推动科技进步的能力,坚守使命,创新,凝心聚力,追求,以更加开阔的视野,更加昂扬的姿态,更加开放的胸怀,更加扎实的工作,为早日建成学科特色鲜明,在航空、航天、航海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再谱新章!

专业方向:项目管理、投资与财务决策、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、市场营销与企业战略、生产管理与物流管理、信息管理、技术创新与管理

八、大连理工

大连理工是直属,也是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建设高校。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、促进科技进步、传承文化、社会风尚为宗旨,秉承“海纳百川、自强不息、厚德笃学、知行合一”的精神,致力于创造、发现、传授、保存和应用知识,勇于担当社会责任,服务,造福人类。

大连理工1949年4月建校,时为大连工;1950年7月大连建制撤销,大连工独立为大连工;1960年10月被确定为直属;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;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;1996年启动实施“211工程”建设,、辽宁省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;2001年启动实施“985工程”建设,、辽宁省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;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;2012年正式启动领军型建设工程。2012年12月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建设盘锦校区,该校区依照“统筹规划、错位发展、坚持标准、创新模式”的指导思想建设,与主校区同标准、同档次、同水平办学。

学校现有教职工3888人,其中专任教师2320人;学校有中国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、教师中的两院院士28人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,“千人计划”入选者24人(其中“青年千人”11人),“长江学者”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、讲座教授14人、青年学者4人,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,“973计划”项目科学家10人,“973计划”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科学家2人,百千万人才工程级人选15人,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0人,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,“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124人,高等学校教学奖获得者4人,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奖获得者31人;博士生导师678人,教授等正高职人员741人,副教授等副高职人员1264人。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9121人(博士生4138人,硕士生10672人,本科生23606人,生59人,外国留学生646人)。另有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4566人,独立(城市)学生7166人,继续教育学生91866人。

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,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,已形成以理工为主,理、工、经、管、文、法、哲、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。学校设有研究生院,7个学部(共下设29个院系),7个独立建制的、教学部,3个专门和1所独立;盘锦校区设有基础教学部和6个。有一级学科学科4个(力学、水利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、管理科学与工程,涵盖15个二级学科),二级学科学科6个(计算数学、等离子体物理、机械制造及自动化、结构工程、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、环境工程),二级学科(培育)学科2个。现有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13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,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2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,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还有工商管理硕士(MBA,含EMBA)、公共管理硕士(MPA)、建筑学硕士、工程硕士、金融硕士、应用统计硕士、艺术硕士、翻译硕士、工程管理硕士、新闻与传播硕士、城市规划硕士11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。有87个本科专业,其中级特色专业23个。有4个级教育、教学基地(工科化学教学基地、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、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),8个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、工程训练中心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、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、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、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、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),3个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(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),7个级教学团队,是实施工程教育十所试点学校,首批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,首批“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的试点高校。

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实力,有1个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(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),3个实验室(海岸和近海工程实验室、精细化工实验室、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实验室),3个级工程研究中心(船舶制造工程研究中心、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),3个级工程实验室(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、桥梁与隧道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、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),1个科技园(大连理工科技园),1个级技术转移中心(大连理工技术转移中心),1个级技术中心(大连理工振动与强度中心),1个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,1个知识产权(辽宁)培训基地。学校有5个实验室(精密与特种加工实验室、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实验室、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实验室、三束材料改性实验室、精密/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实验室(B类)),20个辽宁省实验室,4个工程研究中心,20个辽宁省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(工程实验室),2个公共技术创新平台,9个技术创新基地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,2个级科技合作基地,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,6个创新研究群体,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域创新团队,10个创新团队。2001年以来,学校共获科技成果奖励46项、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42项。2012年以来,以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、奖4项。

学校依山傍海,办学条件优良。已形成一校、两地(大连市、盘锦市)、三区(大连凌水主校区、开发区校区、盘锦校区)的办学格局,总占地面积426.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。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316.7万余册,中外文电子期刊5.8万余种。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21.3万平方米。同时,学校拥有国内的校园网络体系。

学校与29个和地区的207所、科研、大型企业及联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;聘请351位海外学者和人士作为学校的名誉、客座教授。近年来因公出国(境)学术交流人数逐年攀升,2015年已达近3000人次。

目前,学校正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为目标,深化综合,内涵特色,着力建设能力大工、活力大工、实力大工、魅力大工,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。

 

专业方向: 普通MBAIT方向;财务方向;SAP方向;物流管理方向;项目管理方向

九、武汉

武汉 

Wuhan Universitywhu

985工程 211工程 研究生院

武汉(Wuhan University),简称“武大”,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综合研究型,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创办的自强学堂,已有一百多年历史,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, 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,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,是民国四大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更名武汉沿用至今。

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属的副部级,首批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、“2011计划”建设高校,同时是“111计划”、“珠峰计划”、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、“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、“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和“医生教育培养计划”等建设的中国尖,是与法国高校联系紧密、合作广泛的中国高校,是期刊《Science》列出的“中国杰出的”。

武汉是中国的风景游览地,学校坐拥珞珈山,环绕东湖水,占地面积5187亩,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。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,巍峨壮观,堪称近现代中国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,被称为中国美丽的校园,武大樱花约在每年三月下旬开始开放。

截至20159月,武汉在校学生总计57886人,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3个,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250个,博士后流动站32个;有一级学科学科5个,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,另有二级学科学科17个,培育学科6个。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。[1-2]

创办时间 1893年(清光绪十九年)

所属地区 中国 省武汉市

学校类型 综合

属性985工程(2001年入选) |211工程(1995年入选) |2011计划(2013年入选) |111计划(2006年入选) |珠峰计划(2010年入选)

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

类别公立

知友张之洞、蔡锡勇、孙叔平、李四光、雷军等

学校http://www.whu.edu.cn/index.html

专业方向:

1、创业与企业发展 2、市场营运3、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 4、运营管理 5、投融资管理 6、交流等。

 

       

咨询热线:  联系QQ :

更多课程点击请进入:http://suzhou.pxto.com.cn/JiGou/fda16070e.html

昆山地址1:昆山市柏庐中路401号成峰商苑3楼电梯口

昆山地址2:昆山花桥镇徐公桥路中茵商务花园A3322

苏州地址:苏州市姑苏区(沧浪区)养育巷99号东弘科技创业园6栋303室(锦江之星宾馆酒店养育巷店边) 
太仓地址:太仓市县府街39号2楼(全楼)中国银行对面 

昆山在职硕士培训,昆山在职硕士培训学校,昆山在职硕士

 

 

本页面由主体昆山新思维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自行上传,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)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,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qq:16720809。
看过该课程的人还看了
  • 昆山市柏庐中路401号成峰商苑3楼电梯口
汇上优课
微信选课
好课0元领
分享立返现!
昆山新思维教育昆山市柏庐中路401号成峰商苑3楼电梯口
【机构】咨询热线:
温馨提示: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! 热线电话: